继月初猪价破6过后,猪价再次跌破5元,啥情况?5元猪价要成真?

2021-09-14 0
涨1毛,跌5毛,涨得没有跌得多!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就是当前不少养猪户对市场猪价的直观感受,行情持续的下跌出现,直接导致养猪行业的亏损加大,不少养猪场因为亏损难挡,只能缩减产能,加快去化,大量的淘汰母猪相继被投入了市场,更是加剧了猪价全线溃败的出现,继月初猪价破6过后,猪价再次跌破5元大关!不得不说这次猪价真的跌猛了,难道5元猪价预测要成真了?
还记得早在2020年的时候,作为行业翘楚的养猪大户唐人神董事长,就根据当时的生猪扩建情况预测了未来生猪行情。认为按照当时的生猪扩张速度,在建或将建的养猪规模已经达到了20亿头,而我国的猪肉消费水平只有6.5头,按照目前的生猪扩张速度,到了2022年生猪产能或将饱和过剩,到时猪价跌破4~5元/斤不是没有可能!
记得当时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这个话题做出了强烈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在夸大事实,为了一家独大,不让小散去吃波红利,发表谬论,阻挡散户补栏扩充。也有认为,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猪价暴涨的同时,极大的利润支撑吸引了无数人的跟风,如果生猪扩建风一直这么下去,生猪产能过剩或许就会成为事实,但是猪价跌破5元估计不太容易实现,毕竟养殖成本在那放着。
猪价下跌再加码,破6过后再破5
如今来看,掌握着数据资源的上市企业老板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只不过市场残酷程度可能比他预测的还要凶猛。这才一年时间不到,生猪产能已经完全恢复,猪价已经从当初的十八九元一斤,跌到了当前的五六元一斤,生猪行业已经从当初的暴利时代走进了深度亏损时代,特别是东北,河南,云南,山东等多地“5字头”猪价的出现,更是让养猪行业一片哀嚎!还记得上次猪价破5的时候还是发生在6月盛夏,那时天气炎热,牛猪积压,生猪迎来了一波深度大跌,不过好在随着预警机制的发布,猪肉收储的展开,猪价全面破5并没有实现,并且在三轮收储的拉升下,猪价进入7月很快进入了上升通道,高峰时期猪价甚至一度回到了8元大关。正当养猪户满心欢喜,给予了无数希望的开学,中秋消费旺季来到之际,猪价却毫无征兆地突然迎来了大跌,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3个想不到
1、消费旺季为何不旺?按照往年的市场规律,每年的八九月份都应该是猪肉消费回暖的一个季节变化。因为猪肉是高热量肉食,天气越热市场销量越低,而随着9月秋季的来到,天气逐步转凉,人们食欲有所好转,猪肉也会逐步进入消费旺季,民间常说的“贴秋膘”,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加上后期还有中秋,国庆传统节日的双向加持,一般来说,9月猪价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然而今年却是大相径庭,8月猪价虽然震荡,但是有涨有跌还算不错。进入9月开门红过后,猪价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直接迎来了多轮行情下跌,连个反弹的念想都没有出现,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下跌之中,行情反常的让人难以置信,不少养猪户直呼都没有见过这么差的行情!
2、行情下跌力度超出预期。自从6月猪价触底反弹过后,不少养猪户预期满满,认为猪价已经走出低谷,即便后期猪价还会下跌,但是再也不会跌破新低了,最困难的时候已经熬过去了,马上就要进入消费旺季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殊不知,正是一部分养猪户过度乐观的预期,导致猪价下跌超出预期的出现。
所谓的消费旺季来到,并没有马上带动猪价反弹,相反由于前期养猪户盲目乐观,压栏等价比比皆是,导致后期生猪供给压力山大,直到现在不少养猪户还有大量的肥猪牛猪压在手里。市场行情的大跌再现,引发了养殖端的恐慌出栏,屠企见缝插针,针对超大肥猪的压价杀跌,更是拉低了整个市场的标猪预期。有业内人士反馈,目前东北,河南,山东,云南等地,一些超大肥猪,淘汰母猪价格已经压到了3~4元/斤这也是近期猪价一路狂跌的主要原因。
3、猪肉收储的止跌失效。随着猪价的进一步下跌出现,为了稳定猪价,避免“猪贱伤农”的出现,多地开启了新一轮猪肉收储措施,声势之大甚至超出了上一轮中央收储,据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7个省市发布了猪肉收储消息。然而可惜的是,这轮猪肉收储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猪价该跌还是跌,而且跌势有愈演愈烈之迹象,这到底是咋回事呢?收储不是猪价“止跌神器”吗?为何这次失效了呢?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收储失效其实并不意外,了解当前的生猪以及猪肉供给形势,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首先,收储只是为了止跌企稳,对于猪价止跌确实存在较大的利好。但是不要忘了,收储是有数量限制的,猪肉储存成本较高,国家不会漫无目的地去扩大收储容量。所以收储对于猪价提振效果有限,只有在生猪供给不太饱和的前提下,收储才有止跌企稳的神效。
而现今,猪肉饱和程度显然已经超出了预期,产能完全恢复是一方面,猪肉消费不振是一方面,最主要进口猪肉源源不断,屠企库存猪肉充足,再加上悲观情绪发酵,养殖端集中抛售的出现,收储这一点点利好,怎能阻挡住猪价下跌的步伐呢?
猪价要跌回原形了?
坦白而言,当前猪价之所以大跌,还是因为前期猪价大涨暴涨的应激反应,俗话说得好“大涨过后有大跌”,大多数商品经济逃脱不了这一“真香定律”,猪肉同样如此,繁荣疯狂扩张的背后,注定会是一地猪毛的出现。不过实话实说,当前猪价不叫大跌,正常说法应该是行业回归,前期猪价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还是因为供给矛盾所致。但是当时的猪肉价格就真的正常了吗?
如今随着生猪产能的完全恢复,猪价陆续回归平价时代,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幸事,对于养猪户来说可能是一个灾难,但是不要忘了,当前生猪养殖亏损,很大程度还是因为饲料成本上涨所致,五六元一斤的猪价并没问题,只能说是跌回了原形,按照目前的生猪产能增长状况,接下来猪价很可能才是下跌的开始。只有降低养殖成本,降低饲料价格,降本增效,缩减规模,猥琐发育,或许才是我们养猪户东山再起的希望!(资料来源:家中二狗子)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