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间,华储网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称,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3.8万吨。交易时间为3月10日下午13:00至16:00。

截图来源:华储网
中新经纬注意到,此前,2022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已于3月3日和3月4日进行,竞价交易共计4万吨。算上本次,2022年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累计将达7.8万吨。
农业农村部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21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2.3%。
另据国家发改委监测,2月21日-2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中新经纬APP)
相关链接:国家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消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2月28日~3月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9∶1,连续两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积极收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储备调节工作,必要时进一步持续加大收储力度,推动生猪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保持生猪产能总体稳定和正常出栏、补栏节奏。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年猪肉首轮收储落地 救市之举影响是否可期?
节后在猪价持续走低与饲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3月3日和4日,国家开启两轮收储,随两轮共计4万吨收储的开启,此轮救市之举影响是否可期?本文将就2021年10月10日的收储与本次收储进行对比,重点分析淡季收储与旺季收储的不同影响。
1.收储前猪价走势相同,持续亏损带来收储
带动两次收储的仍旧是猪粮比的预警。通过国家监测数据显示,2月21日-25日,全国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过渡下跌的一级预警区间,随后国家发布于3月3日及4日进行两轮猪肉收储。从猪价走势上看,截至3月4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跌至12.52元/公斤,较2月7日下滑9.14%。
2021年10月10日收储前一个月内猪价累计下滑幅度在14.72%,最低点跌至10.54元/公斤。收储前,猪价快速下跌,两轮走势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2021年10月收储后迎来四季度的传统消费旺季,而本轮收储将迎来二季度和三季度消费清淡期,淡季收储与旺季收储有何不同,带来影响会怎样?下文将做详细对比分析:
2.两轮收储关键指标对比分析解读

3.淡季收储作用或短暂,价格仍有下滑空间
预测:考虑本轮淡季收储量偏小,且上游养殖方压栏时间有限,后期仍有增量空间,下游屠企需求低迷依旧,淡季效应仍将影响鲜销产品走货,冻品入库可能考虑分批进行,当前入库比例有限。另外本轮竞拍实际成交价格略低于预期值,对市场提振有限。预计本轮收储对猪价影响时效较短暂,短期猪价或仍有下滑空间,但托市情绪支撑,猪价跌速或放缓。